杜
QUOTE:
原帖由 晨星 于 2006-11-20 12:55 发表
长期中的利润率问题,最先是由柴田敬发难的,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,曼德尔和斯威齐都尝试着去回答,但感觉都不太尽兴。主流经济学家都喜欢用数学公式,而像阶级斗争这样的外生变量却是无法量化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柴田敬?给介绍介绍。
长期中的利润率问题,最先是由柴田敬发难的,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此句到底是什么意思?说详细点。
曼德尔和斯威齐都尝试着去回答,但感觉都不太尽兴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怎样不尽兴?曼德尔和斯维奇的经济学可不是一路的。
主流经济学家都喜欢用数学公式,而像阶级斗争这样的外生变量却是无法量化的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怎么量化法了?
晨星
回楼上的同志
网络上基本没有关于此人的中文资料,只说他当过河上肇的学生,后来急剧右倾,他上世纪30年代用英语写了一篇文章,对马克思关于利润率下降的利润提出了质疑。后来,都留重人首先接受了这个挑战,他是斯威齐在哈佛的同学。然后,70年代,争论又起,曼德尔的著作主要是捍卫老马的理论。
曼德尔和斯威齐对资本主义批判所用的方法论应该是相近的,只是曼德尔更相信工人自我解放的能力,反对包办。觉得阶级斗争的量化不太现实,是计算罢工的次数吗?
有空的把柴田敬的这场争论的材料整理一下。
巡夜
我看过的马恩列斯的著作,比我收藏的要多很多。包括毛泽东、邓小平和江核心的文集都看过。
不过托洛茨基的书却一本也没看过,惭愧。
我说,“曼德尔的利润率理论中,引入了一些外生变量,如阶级斗争等,这使得他的理论在更具现实性的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可信性。”。我的意思是:他这样的处理是非常有道理的(因此他的理论更具现实性),但是他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些外生变量(比如,阶级斗争)与内生变量(比如,利润率规律)之间的关系。而且,他试图以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(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,意义与剩余价值理论不相上下)来说明长波从繁荣走向萧条,却没有提到马克思论述过的反作用的规律,就是提高平均利润率的规律。而马克思在论述这些规律的时候,可并不是以阶级斗争为条件的。阶级斗争从根本上讲,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,很难称为是原因。
高峰,1933年9月18日生,天津市人,汉族,1960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后,分配到南开大学经济学系任教至今。历任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,1994年开始指导博士生。现任南开大学研究室主任、教授兼天津市《资本论》研究会会长、全国《资本论》研究会常务理事。
高峰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,1978年开始致力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。曾开设“政治经济学”、“《资本论》选读”、“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专题”、“评西方学者对《资本论》的研究”、“现代西方马克思经济著作选读”等课程。1985年和1991年曾两次以富布赖特学者身份访问美国,先后在坦普尔大学和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系从事研究工作。1988年至1991年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。现任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室主任。
专著:
《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》(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)。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《垄断资本概论——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·历史与当代》(第二主编)(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)。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《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研究》(合著)(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)。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90年度著作奖;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一等奖;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。
《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——垄断资本理论研究》(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)